2、人的思維常會縮小幸福的感受,而放大“痛苦”——得到是理所當然,損失就讓人輾轉(zhuǎn)反側(cè)。
中醫(yī)講究找準痛點,并且有痛點靶向治療的概念,比如針炙、按摩之類就是這種治療方式。
對于管理團隊來說,同樣需要找到這個痛點,然后因病施治,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而痛點就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銷售部來說,利益、客戶可以說是每個員工心中永遠的痛,難怪有人說“金錢是動力之源,也是痛苦之源”。因此,如何在制度的基礎上,管理好員工的痛點,把痛點打通,就是關鍵。
一次全部門的集體會診
公司每兩年都要搞一個大型的社會公益活動,需要找?guī)准液献髡,贏得一些資源上的幫助。對此,員工的興趣不大,因為既花精力和時間,又不計入業(yè)績。“公司搞公益活動,是做公關宣傳,不能把我們搭上啊,我們可是要養(yǎng)家糊口的。”類似的小道言論不鮮。
這種負面情緒,就像是流行性感冒,傳播速度極快。即使那些原本對這個活動感興趣的員工,也因此心生顧慮。
我立刻意識到,要安撫好員工的痛點。于是,我迅速組織了部門會議,上來就說公司這幾年的發(fā)展態(tài)勢如何,在業(yè)內(nèi)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點燃員工心中的自豪感。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些數(shù)據(jù),但是“重復的力量是無窮的”。接著,我告訴大家,這些成績中,有我們部門的多少貢獻,舉了些例子。我將這個過程視為給每個人“打麻藥”。
接著,就要點到“痛處”了,我把大家的私心和負面情緒和盤托出,同時也認同大家的這種情緒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此時,員工的情緒都開始表露出來,有人低頭沉思,有人望向窗外,有人頻頻點頭,還有人輕輕搖頭。
“不管大家怎么想,有什么情緒,但是活兒咱們得干,還得干好。”我非常堅定。同時,把其它部門在做什么,也和大家說了個明明白白。“我不管其它部門的情緒怎么樣,我只看人家做的事情。”經(jīng)過一番施壓和鼓動,大家意識到了自己的境地,不做是絕對不行。
接下來,我又重新提起了企業(yè)文化、團隊精神,以及我們所做的事情的戰(zhàn)略意義。當大家看到企業(yè)的成功和命運,將和自己聯(lián)系起來時,就會產(chǎn)生動力。
當然,餅要畫,更要有那張餅。我向大家承諾:我一定會為大家爭取一些資源補償,包括物質(zhì)獎勵和銷售政策扶持。而我也絕對不是開空頭支票,事實上在這個會議之前,我已經(jīng)通過銷售總監(jiān)向公司反應并申請了一些政策。
只是,我不能立刻告訴員工,要在他們漸入佳境的時候,一點一點將好消息傳達給他們。
果然,這個活動的推廣、宣傳和銷售工作,漸漸走上了正軌。大家的積極性也隨著我不斷的心理按摩——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從不得不做進展到做就要做好。同時,我經(jīng)常鼓勵大家——“公司看到業(yè)務的推進,又給予了我們鼓勵……”,經(jīng)常給大家公布個好消息,事實上有些好消息是被我化整為零的,這樣大家總感覺被不斷的關注和肯定。
痛點其實沒有那么痛
很多時候,人的思維常會縮小幸福的感受,而放大“痛苦”——得到是理所當然,損失就讓人輾轉(zhuǎn)反側(cè)——就像職場人最常有的邏輯,努力就該有回報,殊不知還有一個幾率在那里——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注定沒有回報。如此,你還痛苦得過來嗎?
當有員工找我訴苦,自己又丟失了一個客戶,競爭對手很強勁時,我會不斷地問他一個問題:“這又能怎樣呢”、“你能怎樣做呢”? 事實上,痛點其實沒有那么痛,只是人會放大疼痛,卻常忘記曾吃下的甜蜜方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