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免费看_免费无码一级成年片_亚洲欧美在线视频播放_国语对白久久香肠

全國
電話:0535-6730782
  • 微信公眾平臺
  • 個人求職客服
  • 企業(yè)招聘客服
  •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職場熱點 >食品留學生的故事

    食品留學生的故事

    來源:食品人才中心 時間:2020-11-13
    核心提示:食品人的回憶錄
     
      寫在前面的話:
      國慶節(jié)前,一位好友約我出來吃飯,一來是敘敘舊,二來是為他的產品出口美國向我咨詢點建議。電話里我就表示了自己的態(tài)度,咨詢我可不敢當,大家互相發(fā)表看法,談自己之所長。這位好友做飲料,是個半路出家的食品人,最近弄出了幾款沖調飲品,也考察了幾次美國市場,遂決心去美國做。
      聚會的都是些老朋友,大家許久未見,有媒體人,有國企金融工作者,有ZF職員,還有兩位全球top10食品企業(yè)的區(qū)域代表,席間大家相談甚歡,不管聊起什么,對“吃”這個問題卻有著不約而同的共鳴,從自然生長之物聊到美國的《食品工廠》,從食品安全問題談到各自對某一食品的點評。剎那間,我腦中思緒萬千,雖然離開食品這個行業(yè)快3年了,可是談到一些專業(yè)問題的時候,我的潛意識里卻有著對食品行業(yè)的一種莫名的感情。
      foodmate幫我走進了食品行業(yè),如今離開,也想在這里留點什么。就當是個回憶錄吧,曾經在食品論壇索取了好多知識,現(xiàn)把自己這些年的經歷留在這里作為回報。
      
      看了一下自己的注冊時間,2008年11月,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十年前。那一年,我剛上大學,對于為什么選擇食品專業(yè),其實到現(xiàn)在為止我都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理由來解釋。但是穿上白大褂,進入到實驗室的那一刻,卻難掩自己的興奮與激動,當時覺得自己簡直是酷斃了。
      實驗歸實驗,考試卻還是理論答題,面對那厚厚的全英文教科書,感覺自己想死的心都有了。還記得那是食品理化的課程,除了要記住一堆英文專業(yè)詞匯,還要掌握理化檢測方面的知識,與食品論壇的結緣也是從那時開始的。反正知識都是相通的,只是語言不同罷了。于是每次課后,我都對照當天講的知識來論壇查找相應資料,記中文比記英文順暢多了,學起來也有勁兒了,至少不想死了?墒强荚囘是英文答題,瞬間又萬念俱灰。呵呵,就是在這樣跌宕起伏的心態(tài)下,在論壇資料的幫助下,走過了一堂又一堂食品專業(yè)課。
      之前說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根筋搭錯了,竟然選了食品專業(yè),可是食品專業(yè)有什么不好呢?我說不出來;有什么好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在選專業(yè)這個問題上,父母完全沒有給我指導性建議,全靠自己,既然選了,就安心的努力學習吧。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是食品專業(yè)的第一位留學生。當我入學前得知這一消息時,孤獨感啊,寂寞感啊,一時想要放棄重新選專業(yè),可是轉念一想,這未必是壞事。恰巧當時正在看一部關于中國留學生史的紀錄片,講述了清政府向美國派出首批留美幼童的故事。對我來說,這亦是一次挑戰(zhàn),我喜歡挑戰(zhàn)。
      開學第一天去報到,教授點名,怎么都拼不對我的名字,于是讓我站起來跟大家打招呼。我羞澀的站起來說我來自中國,是食品專業(yè)的留學生,balabala。。。因為學校為大一大二的低年級學生準備了大量的選修課,不管你是什么專業(yè),你可以去申請別的專業(yè)的選修課程,而我也為了湊學分,申請了很多這樣的課,于是,長達一年的課前自我介紹就這樣開始了。慢慢的我才了解,不光是食品專業(yè),就是整個自然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中國留學生都是屈指可數(shù)的,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是過來讀個經濟、貿易、旅游、文學之類。商學院和文學院的中國人扎堆,而我只能跟當?shù)厝艘黄鹜嬉黄饘W習,也促進我加快融入到這個圈子,口語能力也是進步飛快。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讓我興奮,那就是食品專業(yè)的美女多。∑鋵嵾@是一個男女比例失調的專業(yè),因為國外沒有班級的概念,以入學年份作為一個整體,我們這一級,女生數(shù)量大概是男生的,咳咳,,, 做實驗時,基本上是4-5人一組,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在姑娘們中是多么吃香,因為臟活累活都是男生干。每組里得一男生,如獲至寶。
      其實我們學院的男女比例也沒有那么夸張,不過確實是妹子多。曾經也在小木蟲論壇混過,了解到國內的食品院校也是女多男少。大概是因為這個專業(yè)是理工系里面比較少用到數(shù)學的緣故吧,也可能是因為美食的誘惑(重點說明:食品專業(yè)不是廚師專業(yè))。
      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有苦有甜。大一大二的時候基本都是選修課和專業(yè)的基礎課,而我總是申請一些跟專業(yè)不相關的課程,比如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旅游開發(fā)學等相關的課程,也算是為自己開拓一下眼界吧。由于課程不算太緊,而且這些教育課程比較容易理解,應付起來也還算輕松,所以我有大把的時間讓自己盡快融入到異國的生活。
      給大家插播一條小故事,有一次我自己去逛當?shù)氐膫鹘y(tǒng)市場,就是類似于咱們的大集,看上了一個雙肩包,但是老板要價太高,感覺要宰我的意思?吹桨臉撕炆线寫著“MADE IN CHINA”,于是我就蹲下來用蹩腳的口語開始跟老板討價還價(也正是一次又一次這樣厚臉皮的練習,教授都夸我語言進步很快),東扯扯西扯扯,從中國制造聊到兩國文化差異,足足跟老板侃了快兩個鐘頭,最后老板也讓步了,我以很滿意的價格拿走了雙肩包。老板還給我介紹了附近的好吃的飯店,實惠的商店,告訴我在哪家買什么東西最劃算。
      語言能力慢慢地提高了,當?shù)氐纳钜策m應了,大二上學期我就開始打工。食品專業(yè)嘛,當然是要找食品相關的工作了。在朋友的介紹下,我找到了一家食品加工廠做操作工。在這里先說一下,其實像這樣的打工是不被允許的,如果被舉報或被法務部門抓到,學校也會受處罰的,可是誰會舉報呢,老板巴不得工人都是中國人或東南亞人,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干活不怕臟不怕累,工資給的還低。只有**人才會去舉報,也讓我看到了一些陰暗面,所以從那以后,凡是各論壇留言“**人只會窩里斗”的評論,我都會點個贊并且深有體會的呵呵一笑。
      說多了,接著聊在食品廠打工的經歷。這是一家做點心的食品企業(yè),給一家大公司做代工,主產品在國內的超市都可買到,具體我就不說了哈。由于白天上課,所以我是夜班工作。雖然我們都是臨時工,但是工廠提供的福利還是不錯的,晚上7點到了工廠,先去食堂吃飯,然后開工,夜里12點工廠會提供牛奶面包等加餐,早上6點半下班的時候,又會提供一頓早飯,班車接送,不定期還會發(fā)些福利,雖然只是些沐浴用品、生活用品等東西。
      而我的工作也很簡單,就是調餡兒料,其它工人把蒸煮好的紅豆用托盤運到我這里,然后我把它倒進攪拌罐,按照廠里給的配方,添加其它的輔料、添加劑等,可能我的工作最簡單吧,只要控制好時間和溫度就可以了。不忙的時候,也會去幫助其它工友。第一次在食品工廠打工,還是挺興奮的,也讓我明白了,噢~ 原來超市里的食品是這樣生產出來的。在家里和面、調餡兒、包餃子的過程,在工廠里用機器和流水線來完成,原來如此~ 打工的經歷,也幫助我在以后食品加工這門課上對各種工藝有了比其它同學更快的理解。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對大一大二的回憶都是這些滿滿的幸福和快樂。轉眼間,到了大三,專業(yè)課突然增多,讓我有點措手不及,玩了兩年,現(xiàn)在該以淚洗面度日了。幽暗的路燈,呼嘯的冷風,那條通往學校側門的小路,帶給我了更多的苦與樂。
      大三剛開學不久,系里組織了一次綜合性考試,試題都是前兩年學的一些專業(yè)基礎課的內容。雖然考試時有點懵,好多內容回憶不起來,但我也沒太當回事,一周后的某天去上專業(yè)課,看到公告欄前圍了好多學生,一向不愛湊熱鬧的我徑直走向了教室,打算等課間人少了再過來看看張貼的什么通知。課上收到助教的短信,讓我先去辦公室填寫一張新學期的外國留學生登記表,他著急上報學校。于是我就出了教室走向辦公室,經過公告欄時我猶豫了一下,要不要先看一眼那份通知。隨即轉過頭走到公告欄前,啊!原來是上次綜合考試的成績排名公示,我從開始一個個的名字找去,讀了兩行,還沒看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得開始心慌了,直到快接近末尾的時候才看到我的名字,由于沒有具體成績,我也不知道考了多少分,但我的名字出現(xiàn)在系里的后30%。我呆呆的站在原地不動,也說不出自己是什么感受,總之那一刻的心情簡直是糟糕透了。去辦公室填完表回來后,也沒心情上課。雖然考的不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當它真正發(fā)生了的時候還是無法讓自己接受。
      回家的路上接到學姐的電話。這位學姐是我在申請專業(yè)課時認識的,當她知道我是食品專業(yè)第一個外國學生的時候對我也很熱情,時不時問我有沒有學習上的困難,因為當時她在申請美國的研究生,我也不好意思總打擾她。電話里她并沒有表示對我的失望,鼓勵我說系里就我一個外國人,本來就會有孤獨感,再加上專業(yè)課的難度,她能理解我這次考的不好。但是讓我要更加努力,因為努力了才不會后悔自己選擇的路。
      我現(xiàn)在都記得很清楚,那天晚上我吃完飯后自己一個人在屋里聽了一夜的歌,我也不知道電腦里播放的是什么,甚至都沒感覺到塞在耳朵里的耳機;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甚至有種自己懸在空中的感覺。從那天起,室友覺得我好像變了。
      10月過后,天氣開始漸漸轉冷。校園里的人也漸漸少了,大家都躲到自習室、咖啡廳等地看書、聊天。每天依舊是上課,只是晚上的時間我不再去打工了。在校食堂吃完飯后,我先去圖書館占個位,然后到操場上跑一兩圈,待身體發(fā)熱后我就回到圖書館,開始復習今天學過內容,如果不是太累,我就開始看以前的內容,從頭開始溫習一遍,幾乎每天都要學習到凌晨12點左右。
      有次中午在校園散步,發(fā)現(xiàn)體育館旁邊有條小路,不時的有人走過,我就溜達過去了,發(fā)現(xiàn)這條小路竟然可以通向校外,于是放學后我就試著從這里走了一次,沒想到從這出去到我的公寓比走正門節(jié)省了差不多有15分鐘吧。對我來說真是個天大的驚喜,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后,我晚飯不再去學校食堂吃了,可以回去自己做點吃,既能吃的好,省錢,來回學校還省了不少時間。每天放學后,回家做飯吃飯,然后再回圖書館學習,就這樣重復著。蕭瑟的北風,昏暗的路燈,幽幽的小路,伴著月光,我走過數(shù)不清的夜晚,F(xiàn)在想起來,那段時光充滿了孤獨,回憶起來確實幸福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成績提高了很多,甚至長達3個小時的畢業(yè)綜合考試,我的成績也進入了前10%。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摸索,我也算找到了一些學習規(guī)律和方法,至少現(xiàn)在不擔心考試了。轉眼間就到了大四,回頭看看自己走過路,時間過得真是好快!剛下飛機的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
      大四是個忙碌的學期,不但身體忙,腦子忙,心也忙。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不得不面臨,畢業(yè)設計怎么做?畢業(yè)考試怎么辦?畢業(yè)答辯又該怎么弄?畢業(yè)后的問題呢,是留是歸是再出發(fā)?想著想著,感覺頭都要炸了。
      大三的一年都在重復著三點一線的生活,跟朋友聚會的次數(shù)也少了,覺的生活還有些凄涼。進入到大四,雖然忙,但是跟朋友們之間相聚的次數(shù)卻明顯多了起來,也許是畢業(yè)季在潛意識里驅動著大家增進感情,這種感覺真好,我的存在感又回來了哈。
      大四下學期的幾個月都是在為畢業(yè)而忙碌。食品專業(yè)畢業(yè)需要經歷三座大山:畢業(yè)作品、畢業(yè)答辯和畢業(yè)考試。
      畢業(yè)作品是組任務,每組3到4個畢業(yè)生,大家合作完成一項作品。我們組經過調查,決定研發(fā)一款既可以當零食又能提供能量補充的食品(哎,好像零食都兼具這兩種功能~)。我們組4個人,一個負責寫產品的市場調研,一個負責記錄過程,一個整理PPT,而我負責采購和物品準備,做實驗的時候當然是我們一起做。實驗室對我們畢業(yè)生是開放的,只要其他年級的學生沒有實驗課,我們就可以申請使用,需要什么試劑、儀器、設備都可以向助教申請,采購的食材、調味料、包裝物等等我都留好了發(fā)票,系里最后統(tǒng)一給報銷。這些就是我的工作。我們不需要做出什么驚人的產品,只是模擬一個過程而已,當然了,如果產品有創(chuàng)意,贏得大家高度評價,也會給這個小組加分的。平時大家都是電話或MSN(那時候還流行這個)聯(lián)系,共享一些資料、素材,如果需要做實驗了,就約在一起去實驗室。因為是嘗試著做一個新產品,失敗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碰到跟其他組同時做實驗的話,搞到晚上九點十點回去都很正常。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于在畢業(yè)前一個月的某天迎來了作品展示日。過程也相當有意思,在報告廳的第一排擺上桌子,上面放著我們做好的產品供大家試吃,教授和學生坐在席位上,每組派出一個人在講堂上發(fā)表PPT,包括前期調查、想法成型、材料準備、實驗過程、以及對該產品的評價等一系列內容,做演講的時候大家可以隨時下來試吃。說了這么多,還沒告訴大家我們組做的什么產品。最終的產品是我們把雞蛋成型,除去蛋黃部分,然后把調制的雞肉蔬菜餡料填充進去,再微微熏制,增加食欲感,最后抽真空包裝。當時看來,想法真的挺多的,也覺的完成這一系列任務是項大工程,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真不知道怎么給這個產品進行定位,呵呵,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
      再來說說畢業(yè)答辯環(huán)節(jié)。教授給定了10個方向,然后大家自選主題,回去查資料寫論文,最后以presentation的形式答辯。我選擇的方向是食品安全,寫的題目是關于輻照食品的。我是那種不到deadline不緊張的人,前面也說過,平時不學習,看到自己考試成績差了才開始學習。這次也是,大四的事情那么多,我是等到發(fā)表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的。泡圖書館,混食品論壇,網(wǎng)上搜集,想盡各種辦法查閱資料。答辯日那天,教室坐滿了學生,因為這些評價都是要計入到個人最終的學分評定中去,所以大家都很積極認真的對待。每個人20分鐘的演講時間,有專人計時,然后10分鐘左右的提問環(huán)節(jié)。當眾演講我倒不緊張,我就擔心我卡在語言的不流暢上,一旦卡殼,我可能就緊張并影響下面的發(fā)揮了。好在我準備的還算充分,每天也對著空氣練習一兩遍。反正我自我感覺還是挺好的,嗨~我對自己要求還真低啊,哈哈。
      最后一座大山就是畢業(yè)綜合考試了,3個小時的考試,涵蓋了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學、食品加工、發(fā)酵工程等等幾乎所有專業(yè)課知識。上次也說過,自己發(fā)憤圖強了一段時間后,基礎明顯扎實了,再加上這次考試前的充分復習,成績很令我滿意。最后一學期,我的成績不是A就是A+,算是給自己的大學生活畫一個圓滿的句號吧。
      大學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現(xiàn)在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幸福。認識了世界,結交了朋友。很多同學一直到我回國工作后還有聯(lián)絡,直到“墻”越砌越高,有些通訊工具不“翻”不能用的時候,慢慢才聯(lián)系少了。
      很慶幸自己的選擇,雖然我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但我身邊不乏有很多優(yōu)秀的人。還記得我前面提到過的那位學姐嗎?她后來考上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她走后我續(xù)租了她的房子,在她的桌子上刻著一句話“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后來這句話和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每當遇到困難和開始變得懶惰的時候,我腦中都會出現(xiàn)Chris說著這句話的畫面。
      終于迎來了畢業(yè)。
      上午九點在學術報告大廳舉行畢業(yè)典禮,即學位授予儀式。教授、畢業(yè)生、前輩、后輩、親朋幾乎擠滿了這座大禮堂。一個月前教授就問我是否幫父母辦理邀請簽證,不過很遺憾,父母最終有事沒能來。好在我還有許多小伙伴,從相識一直陪我走到了畢業(yè),在此感謝你們,雖然我們仍然聯(lián)系著。一系列講話過后,是最重要的學位授予儀式,由各系的主任教授和校長一同授予。
      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講的是美國西點軍校為畢業(yè)生授予學位,頒發(fā)榮譽證書。當畢業(yè)的學員們一個個走上臺,雙手接過獎章并敬軍禮的那一刻,覺得真是太酷了。我們的學位授予跟那個差不多,不過現(xiàn)在想起來,覺得那一天校長也是夠累的。當我們系的教授走上臺的時候,我開始有點緊張了,畢竟這么正式的場合還是第一次經歷。“授予…”我還有點懵的時候,助理示意我走到校長前面,邊走我還在邊想,這么快叫我名字了,完全沒聽到啊。我面帶微笑的站在校長面前,等他宣讀完那一串我壓根就沒聽進去的話(彼時腦子一片空白,完全沒聽到他在說什么),我深深地鞠躬,然后伸出雙手接過學位證書,再將學位證放到左手上,再次伸出右手同校長握手,然后校長、系主任、我一起合影。說實話從上臺到回到座位,期間那些行為流程我是怎么完成的,完全不知道。
      用現(xiàn)在的流行語就是“一臉懵逼的上去,一臉懵逼的回來”。
      哈!我畢業(yè)了!
      畢業(yè)典禮后,大家紛紛在草坪上各種拍照留念。食品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們首先和教授拍了張全家福,接下來就是自由拍照時間。
      我又一次成為了焦點,大家相識一場,于是三三兩兩找我合照,突然覺得我就像游樂場里的卡通伴玩,被人們拉住求合影。照完相我就回家了,因為實在是太累了。
      晚上是食品專業(yè)畢業(yè)生的一次散伙飯,真的是最后一次聚在一起了。喝酒不分國籍,人生也不分國籍,大家聊著畢業(yè)后的打算,有人在準備著去美國深造,有人早已簽了大公司的合同,同學來跟我碰杯的時候,說的都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相見”,“以后去中國旅游你可要招待啊”之類的話,突然心里一陣傷感。其實我挺羨慕國內上大學的朋友,至少大家畢業(yè)后還有機會相聚。
      那晚我喝醉了,完全不記得怎么回的家。第二天接近中午的時候才醒,室友說是我同學攙我回來的,還給我準備了醒酒飲料。我坐在床上,靠在墻邊,突然一陣孤獨感,就是那種繁華過后的落寞感。在找工作前,先給自己一次放松吧,制定了一次小的獨自旅行,說走就走,出發(fā)!期間,學長問我是否想跟他們幾個一起出去旅行,我謝絕了。
      一個人上路,自在!
      本文作者:食品論壇網(wǎng)友mongyoo
      首發(fā)于食品論壇(bbs.foodmate.net)
    分享: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服務熱線
    0535-6730782
    微信公眾號
    手機瀏覽

    ©2008-2022 煙臺富美特信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7462號-3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60202000179號

    用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