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親”族提前返深
昨天,市民趙小姐在寶安機場一下飛機,頓時覺得一身輕松。“原打算在家多陪陪父母,初十再回來,沒想到回家七天,六天都在趕場相親。實在受不了了,我就說公司有事,提前回來了。”趙小姐說,每年春節(jié)心情都很復(fù)雜,既想回家與父母團聚,又怕他們安排相親――去了浪費時間,不去又怕父母傷心。
“媽媽親自上網(wǎng)搜索了‘相親指南’,還拉著我去買了好多衣服和化妝品。”趙小姐苦笑著說,總感覺好多熟悉的眼睛在看著自己,明明對相親對象沒感覺,也要礙著面子,硬撐下去。
與趙小姐一樣由于害怕被相親,而提前“逃”回深圳的年輕人不在少數(shù)。不少大齡青年抱怨說,回家?guī)滋炀拖褛s場一樣,“不在相親,就在去相親的路上”,在相親車輪戰(zhàn)中累得喘不過氣。
●家長春節(jié)探親變“相親”
在福田區(qū)一家銀行工作的李小姐告訴記者,春節(jié)把父母接到深圳過年,初三帶他們?nèi)ド徎ㄉ剑瑳]想到二老對“婚介角”的興趣比游園大多了。這兩天李小姐加班,父母就跑去蓮花山物色女婿,回來拿出抄滿簡歷的筆記本給她一一介紹。
昨天下午,當記者來到蓮花山公園時,“婚介角”里類似個人簡歷的征婚啟事一直鋪展延伸到綠地走道旁,現(xiàn)場比平時更加熱鬧。征婚墻邊擠滿了幫子女物色意中人的父母,他們操著五湖四海的口音彼此打聽對方子女的情況。“你兒子現(xiàn)在收入多少?”“你女兒的工作是事業(yè)編么?”……這些平常在親朋好友之間才詢問的敏感問題,在這個“父母相親會”都能開門見山。很多“公示”上寫明“子女工作繁忙,簡歷為父母代為發(fā)布,信息絕對真實”。來自湖北的黃阿姨告訴記者,春節(jié)過來看女兒,更想替她操心一下婚姻大事,“但我們外地人來深圳親戚朋友很少,交際圈很有限,聽說這兒人氣旺,就過來瞧瞧”。父母們替子女們考察的主要是年齡、相貌、職業(yè)、收入等硬標準,如果覺得合適,還會彼此交換子女照片。不少父母表示,孩子們太忙了,難得春節(jié)閑下來,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