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時,墊江縣蓮花村夏玲玲家,夏玲玲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看一下躺在床上的媽媽,希望癱瘓在床的媽媽每天心情好,有奇跡出現(xiàn)。接下來,夏玲玲照顧爺爺、奶奶起床,攙扶兩位老人到院壩坐下后,夏玲玲叫醒上小學的妹妹和上中學的弟弟一起做飯。
20歲的夏玲玲去年考進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專業(yè)。這個暑假,原想在城里打工掙錢,但考慮到家里的媽媽和爺爺奶奶、弟弟妹妹沒人照顧,夏玲玲便回了家。夏玲玲家里唯一的勞動力是父親,在浙江打工。
“有時候,媽媽病發(fā)了會很鬧。有時候,我感覺自己要崩潰了,就給爸爸打電話抱怨。但掛掉電話,又后悔極了。”夏玲玲說,前幾天,她給遠在浙江打工的父親打電話,訴說家里的各種狀況,一說完,她就覺得自己很不懂事,后悔得哭了。“爸爸一個人掙錢養(yǎng)家很不容易,我不該向他抱怨。”
期末考試結束,夏玲玲回家照顧媽媽。同村人都說,在七口之家的夏家,夏玲玲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下學期即將讀大二的夏玲玲,大一一年,從不主動跟家里要錢,家里每學期給她1000元,班費、學雜費還有生活費,1000元肯定不夠用。為此,每個周末,夏玲玲就去超市兼職做促銷。每次父親問她錢夠不夠,她總是說:“我還有。”
“我要努力奮斗讓我的家人過得更好,活得更有尊嚴!”夏玲玲在她筆記本扉頁上寫道。
發(fā)傳單一月,升為客戶經理
包小梅來自四川省廣安市,自幼母親去世。2011年9月,包小梅考進重慶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yè)。
老師眼里,包小梅比其他人更努力,除了上好專業(yè)課,包小梅還主動到其它班級的實訓教學課去觀摩學習。兩年來,她的學習成績在專業(yè)一直名列前茅,并考取了鉗工、車工技能證書,獲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曾獲國家勵志獎金。
為順利完成學業(yè),每個周末和節(jié)假日,包小梅要么在大街上發(fā)傳單,要么在超市做促銷,或在飯店當服務生做小時工等,以減輕家庭的負擔。
這個暑假,重慶連晴高溫,包小梅沒回家,在大學城一家房地產公司發(fā)傳單,每天70元。“人流量大的地方,一般比較曬,上午還好點,下午太陽很毒。”包小梅坦言,發(fā)傳單說起簡單其實不簡單,更多的是需要自覺。
由于肯吃苦,在地產公司做兼職約1個月后,包小梅從普通派單員提升為了客戶經理。“領導給我封的這個職,主要就是管理20多個派單員,比以前輕松。但空了,我還是會去幫他們發(fā)傳單。我知道太陽底下很難熬,多一個人分擔,大家站的時間就會短一點。”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每月收入2000元
王庭永出生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一個偏遠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村落,上大學不到半年,他不僅沒向家里要錢,還掙錢補貼家用。
從高中開始,王庭永就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這些打工經歷,讓他萌發(fā)了大學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大一上學期,通過調研,王庭永發(fā)現(xiàn),純凈水在學校周邊很有市場潛力。于是,他創(chuàng)立了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項目———洋洋(薄冰)水業(yè)。昨天,王庭永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現(xiàn)在學校放假,純凈水業(yè)務主要面向在校師生,所以生意也跟著暫停。
“開始,感覺有些手忙腳亂。”王庭永說,去年11月底,他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出去調研,挨個寢室咨詢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都有買水喝的習慣,特別是寢室里堆放的礦泉水瓶,不到一個月都堆成了一座小山。“我們就問同學們,如果我們有送水業(yè)務,他們愿不愿買?”
大一寒假,王庭永把送水掙來的錢,給爸爸媽媽還有弟弟每人買了一件羽絨服。
王庭永還聯(lián)系一些家庭貧困、自立自強的同學共同創(chuàng)業(yè),憑著自己勞動賺取生活費,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夏天,平常人坐著不動都大汗淋漓,只要同學需要,他們經常顧不上吃飯,第一時間把水送去。
同學小李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夏天,桶裝水的銷量最好。每天,他們每人要送20~30桶水。有時候,衣服全被汗水濕透。“扛著15公斤重的水一口氣爬上6樓,下來時,雙腿都不聽使喚,直打抖。”王庭永說,現(xiàn)在,每個月大約有2000元收入。“雖然不多,但生活費夠了,不用向家里要了。”
王庭永還有個弟弟,今年小學畢業(yè),9月1日就要到縣里的中學報到,父母在山西打工,送弟弟上學的任務就落在王庭永身上。此外,他還要把家里的稻谷收割了,才能去上學。
邊做兼職邊讀書,手繪圖獲高分
覃揚敏出生在普通農家,一家4口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去年,覃揚敏父親患了肝硬化,家里花光了積蓄。由此,剛踏進大學校門的覃揚敏憧憬著:讓時間過快一點,順利畢業(yè)找份好工作,減輕家里的重擔。
覃揚敏學的工程技術專業(yè),由于家庭經濟困難買不起電腦,專業(yè)學習又需要電腦繪圖,于是,覃揚敏除了上好上機課程,當其他班級上機時,他就偷偷溜進去作進一步鞏固練習。
“我沒有電腦,所以想在上機課上多操練一下。”期末繪圖作業(yè),由于沒有電腦,覃揚敏只好手工繪圖。臨近期末,他每天從晚上繪到凌晨三四點,有電腦的同學兩小時就弄好了,而手工繪圖則需要七八個小時。
“我一共畫了8張,最后那張,我熬到凌晨6時。”覃揚敏有些自豪地告訴重慶晚報記者,上期末的繪圖作業(yè),雖然自己是手工繪圖,但這門課他得了全專業(yè)最高分:95分。而其他同學的分數(shù)大多數(shù)在70分左右。覃揚敏的老師告訴重慶晚報記者,覃揚敏的綜合成績排名,在專業(yè)兩百多人中也處于前5名。
覃揚敏老家在奉節(jié)縣,來回一趟,路費需要好幾百元。這個暑假,覃揚敏沒有回家,而是在主城一家公司打工,以此減輕家里的負擔。
覃揚敏是在渝北區(qū)空港一家單位組裝電腦,每月1100元,中午包伙食,但是上夜班,從晚上8時到第二天早上5時。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假期打工,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時間也過得很快。”覃揚敏說,相比其他同學,他更希望能早點走出校門。去年,學校組織了模擬求職大賽,多數(shù)參賽學生都是大二、大三的師哥師姐,覃揚敏也參加了,并且制作了第一份求職簡歷。
為給今后的求職面試打下基礎,覃揚敏每周都會去做兼職,而且每周不重復,目的是為了向不同企業(yè)、不同的人學習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