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yè)中都有些人像超新星爆發(fā)般倏然地大放異彩,瞬時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對象,隨后便又很快地銷聲匿跡,默默無聞。
另外一些人的光芒則會長久些。他們會幾十年如一日地成就偉大的事業(yè)。這些人身邊的同事如同潮水般起起落落,來來往往,而他們則似乎有一種神秘的能力持之以恒地在其領域中做出偉大的貢獻。
這令我回想起我所在行業(yè)中的那些人。12年前,我在一家軟件公司開始做類似Siri一樣的語音應用程序,當年的很多看上去有能耐成就一番偉業(yè)的CEO們如今都一事無成。他們在一家家默默無聞的初創(chuàng)公司間來回跳槽,每次基本上都是出點主意然后就離開。有些人的確賺了些錢,但他們把時間都揮霍在打網球或高爾夫球上,只會暗自盤算著下一個好點子,卻不會自始至終地貫徹執(zhí)行。
在這個小小的語音行業(yè)中只有一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麥庫。他當時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TellMe的公司,這家公司是風投眼中的寵兒。他們當時就是在做跟Siri一樣的程序,如果不是在2007年賣給微軟的話,也許今天的Siri就是這家公司的產品。但麥克幫投資人賺了一大筆之后又創(chuàng)辦了 FlipBoard公司,這是家最炙手可熱的未上市初創(chuàng)公司,他本人還是Twitter公司的董事。
Flipboard公司CEO:麥克·麥庫
在事業(yè)中慢慢變老是件有趣的事。
這就像是你一開始是走在城市的街道上,身邊還有數百名同伴跟你一走在一起。三五年之后,你抬起頭環(huán)顧四周卻發(fā)現,你走到了一條鄉(xiāng)村土路上,而90%的同伴已不見蹤影。有些人去世了,有些人轉行了,還有些人和配偶移居他鄉(xiāng)了,更多的人是杳無音訊了。你身邊開始有許多剛剛畢業(yè)的二十多歲的年輕面孔出現,這些年輕人開始逐步取代原有的老人。
但再過三五年后,這些年輕的面孔也不見了,然而你卻依然執(zhí)著在這條道路上。
我深深地崇敬那些能夠不斷做出偉大成就的人們,這里是指那些能夠持續(xù)做出卓越成就而并非是“曇花一現”的人物。
但為什么有些人看起來聰明絕頂但卻只是靈光一現,而有的人不那么聰明但卻可以持續(xù)成就偉業(yè)?
還記得山姆·博伊嗎?1984年NBA選秀大會上,波特蘭開拓者隊挑中了他而非邁克爾·喬丹。博伊在高中和肯塔基大學時代就是全美最佳籃球運動員。第一個賽季過后,他就開始受到一系列傷病的困擾,隨后的四年內只打了63場比賽。而邁克爾·喬丹成長為無可爭議的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有這樣一些人,每周一早晨都能準點打卡開工并能一直保持高水準的狀態(tài)。
下面就是幾個例子:
當蹣跚學步的兒童都長成了二十多歲的青年時,麥當娜和U2樂隊還在流行樂壇叱咤風云。
史蒂夫·納什最初是來自名不見經傳的的圣克拉克大學和更默默無聞的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隊。如今,憑借著入選名人堂的發(fā)揮和良好的身體素質,39歲的他剛剛與湖人隊簽下了為期3年的合同。
大部分公司終其一生只開發(fā)出一款受消費者追捧的明星產品,這還是是他們運氣好的時候。但史蒂夫·喬布斯手中的明星產品卻有蘋果電腦、iPod、iPhone、iPad。
霍華德·舒爾茨在1970年代買下了西雅圖市的一家小型咖啡公司并將其發(fā)展成了一家商業(yè)帝國。在他2000年從星巴克公司CEO一職退休后,公司發(fā)展一落千丈。2008年他重返帥位并帶領公司再度崛起,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和移動商務領域。
32歲的亨利·布拉吉是華爾街上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奧本海默的股票分析師。他曾預言亞馬遜公司的股價會沖上400美元,一個月后,亞馬遜股價大漲 128%,印證了他的預言。布拉吉因此名聲大噪,隨后被美林證券招至麾下。然后,紐約州總檢察長艾略特·斯皮策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證券詐騙罪起訴他,證據就是他在私人電子郵件中對某些股票的看法與他公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的意見相左。亨利被迫繳納了200萬美元的罰款和200萬美元的非法所得。如今他卻是一家高速成長的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CEO,還定期為雅虎財經頻道和紐約雜志撰稿。
亨利在2003年到2007年所經歷的一切都令我感到非常神奇。他被禁止從事證券行業(yè),被人們當做“騙子”而孤立,換做別人或許會覺得非常羞恥,只想遠遠地躲離人群。當你家中還有妻兒老小的時候,你要如何“熬過”這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
我問亨利他是如何度過這段人生低谷的:
我只想說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都太可怕了,我想我是怎樣都走不出那樣的低谷。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能說什么。
從一開始,我就努力地去爭取重新獲得我所失去的信任。我知道這是一個持久戰(zhàn),我也特別感謝這十年來給了我第二次機會的人們。
贏一兩次不算什么,難的是一輩子都不斷地贏下去。為什么會這樣?
嗯,以下這幾點看來對你是否能熬過艱難期沒有太大用處:聰明、有才、長得好看。
這幾條的確不是你所需要的。從現在開始往后的20年、40年甚至60年里,你要想在職業(yè)之路上一直走下去,你就要確保你有“職場定力”。
1. 決不放棄。聽上去很簡單,但是你周圍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放棄比堅持要容易得多,但是在人生路上,無論是個人還是工作,都會遇到各種崎嶇坎坷。
當你遇到艱難困苦時,要“始終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不要停步”。
但是你要記住的是,你的每一個競爭對手都會是既聰明又有才的。聰明和天賦是你進入這個行業(yè)所必須的通行證,但卻不是你能長期待下去的飯票。
2. 銳意進取,心態(tài)開放。麥當娜并不會重復暢銷金曲《Lucky Star》的曲風,U2樂隊也不會灌制五張聽起來跟“The Joshua Tree”一樣的唱片。他們都不斷地在突破自我。這種音樂上的不斷進取使得他們保持著優(yōu)勢地位。
這對我們從事其他行業(yè)的人來說也是一條經驗。你的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