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人薪水
104名學生赴金華打工
前日下午,記者來到仙桃職業(yè)學院,見到了前往浙江金華市打工的大二學生芳芳和萍萍(化名)。
芳芳稱,今年5月,她在校園內(nèi)看到兩則招聘廣告稱,到浙江金華市一電子廠打工,多勞多得,月底薪960元。其中一則廣告由該校“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協(xié)會”發(fā)布,聯(lián)系人是馬老師;而另一則發(fā)布人是該校機電院大三學生陳某。
家在宜昌農(nóng)村的芳芳心動了,“我們想著,暑假在家也沒事,去打工掙點生活費,可以為家里減輕負擔。”
芳芳的想法與室友萍萍不謀而合,兩人商量后認為“跟著老師心里踏實一些”.于是,二人前往應聘,隨后,馬老師還召集所有應聘學生并承諾:工作兩個月,每個月能拿到1500元至1600元薪酬。
為了驗證馬老師的話,芳芳、萍萍還專門向上一屆學長打聽,得知馬老師在校就業(yè)辦任職,曾多次組織學生前往深圳、廣州、浙江等地打工。兩人遂放心地交了30元報名費和110元車費。
6月26日,在馬老師的帶領(lǐng)下,芳芳、萍萍等54名仙桃職業(yè)學院的學生到達浙江金華市博尚電子有限公司。在他們到達的前一天,由陳某組織的50名學生已進入該公司。
再三催促
領(lǐng)到第一個月薪酬
一到博尚公司,芳芳、萍萍等104名學生便被要求簽合同,對方竟是江蘇蘇州市的一家中介公司。該合同約定“學生必須工作兩個月,中途不得離開”,一式兩份,一份給中介公司,一份由馬老師代學生們保管。
“去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有中介公司,突然冒出來很奇怪,但大家都覺得是老師聯(lián)系的應該沒問題,便非常配合地簽了合同”,萍萍說。
就這樣,104名學生被分到了博尚公司各條流水線上。芳芳做電容電組安裝,萍萍做成品包裝,每天工作11小時,雙休日不放假。公司方面給學生們安排了住宿,大家分散住在當?shù)氐木用窦抑校?人一間。學生們還領(lǐng)到了150元餐票,可以在公司附近一家飯館解決一日三餐。
一個月后,中介公司一仝姓經(jīng)理稱,7月25日給大家發(fā)500元零花錢,可學生們等了幾天也沒領(lǐng)到錢,隨身帶去的生活費都花光了,大家遂找馬老師向仝某交涉,一些學生甚至提出停工,仝某于是給每人發(fā)了500元現(xiàn)金。
為了拿到剩余的工資,學生們再次交涉。仝某則借口自己帶著那么多現(xiàn)金到工廠來不安全,為每名學生辦了工資卡。
經(jīng)多次催促,直到8月中旬,芳芳才看到卡上打了錢。她的第一個月工資應包括760元底薪,60元崗位費,100元全勤,100元績效,算上加班費,共1633元,但扣去兩個月300元伙食費和100元回程車費,并減去已發(fā)放的500元后,其卡上只有722元,而萍萍則僅有623元。“七扣八扣,大家其實都沒領(lǐng)到多少錢”,芳芳說,其他學生的卡上也都只有數(shù)百元工資。
送回學生
中介公司神秘消失了
一轉(zhuǎn)眼,學生們做滿了兩個月,學校也即將開學。8月26日,學生們集體乘車返校。仝某在公司門口送大家上車時承諾:“9月10日前一定將第二個月工資打到大家的卡上!”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回校次日,仝某的電話就打不通了。芳芳、萍萍等紛紛向馬老師反映了此事。等到本月中旬,中介公司方面依然沒有消息,大家慌了。
“這個中介公司和學校聯(lián)系了三四年,一直合作得很好,今年還來參加了學校的校園招聘會”,陳某說,去年暑假,他曾隨該中介公司到江蘇鎮(zhèn)江市打工,收獲頗豐。也就是因那次打工,他與仝某結(jié)識,并于今年組織了50名校友前去打工。
陳某告訴記者,本月14日晚,馬老師帶著他和另一名學生前往蘇州市,試圖找到仝某和中介公司,幫大家討回工資,但奔波無果,他們在向當?shù)嘏沙鏊鶊罅税负,?7日晚回到仙桃。
前日下午,記者致電馬老師。馬老師在電話中稱,并不是他騙了學生的錢,隨即掛斷了電話。
記者隨后從仙桃職業(yè)學院學工處、宣傳部了解到,這名馬姓老師已于去年從學校退休。
據(jù)學工處一黃姓處長介紹,此事學校之前并不知情,近兩日,接到學生對拖欠工資的情況反映后,該校高度重視,已安排各下屬學院收集受騙學生的信息,校方將全力維護學生的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