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家公務員局介紹,今年國考,參加考試人數(shù)與錄用計劃數(shù)比例為40:1。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今年的考試是5年來“最為容易”的一次。然而,四川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缺考率創(chuàng)下近5年來新高,有5419名考生沒有參考,5個考生中就有1個沒來考試。筆者同大眾一樣,深感迷惑,國考“高溫”漸退,“金飯碗”緣何不再“香”?
長期以來,公務員考試備受關注,國考熱更是持續(xù)升溫。而今“最為容易”的國考卻面臨缺考尷尬,終于可讓高漲的熱情稍息“冷卻”,由此迎來的理性公考局面更是讓人欣慰。這無疑在說明人們的選擇更為多元,在報考時更加理性。公務員階層不再是鶴立雞群的“神秘階層”,逐漸回歸了這一職業(yè)應有的本質,也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中的觀念先行的特點,為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調。
當然,國考降溫既是眾望所歸,也是當下從嚴治吏、官不好當?shù)却蟓h(huán)境下眾多考生的擇業(yè)轉角。在中央“八項規(guī)定”、“反對四風”、嚴格整治公款使用中,對公務員的管理可謂越來越嚴。特別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以來,對公務員的禁令涉及從“舌尖”到“車輪”、從月餅到爆竹等多個方面,公務員特權連連被削弱,隨著權力被裝進制度的牢籠,公務員的隱形福利,公務員的光環(huán)也不斷的剝離,將“金飯碗”也搖身變?yōu)?ldquo;瓷飯碗”。
毋庸置疑,國考降溫折射了考生的成長和理智。從每年報考的公務員比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報考者大多都為應屆大學生,他們對即將面臨的社會懵懵懂懂,面對傳說中的高權力、高福利、高享受、高錢利公務員職業(yè),不少人趨之若鶩。然而,當現(xiàn)實被曝光,也讓更多的人對公務員員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公務員并“不好當”,不僅福利待遇一般,壓力還很大。
國考降溫,“金飯碗”不再是大眾擇業(yè)的唯一,是一種理性,在筆者看來,“國考熱”降溫還需退燒,需要其他行業(yè)升溫,只有其他行業(yè)更有吸引力了,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