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倒不是因為實習生資歷淺被嫌棄,而是某些實習生的奇葩行為,實在讓前輩們叫苦不迭。甚至整出了一份《實習生必懂的40條基本規(guī)矩》。
獅子大開口型 要求月薪三千起步
“現(xiàn)在的實習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眼高手低。都是上班幾天走人,剛做銷售或者助理一開口就是三千至五千元,還要求包住。”日前,微博上一則熱門話題,F(xiàn)在的實習生怎么了#,帖子一發(fā)出就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大吐槽。
劉茜(化名)在杭州某會計事務所做人力資源工作,說到不懂事的實習生,她表示深有同感。每年的暑期,是劉茜最頭疼的時候。前不久,劉茜就拒絕了一個傳媒專業(yè)的來申請做媒體策劃的實習生。“小姑娘一說薪水3000元一個月,立馬臉就拉了下來。出門還隱約聽到她跟同學說,‘哼,才3000塊就想把我給打發(fā)了。’”劉茜無奈地表示,自己剛畢業(yè)到報社實習的時候,別說工資,每個月還得交給師傅500元學費呢。
打醬油型 來去無蹤影
在網(wǎng)上熱傳的《實習生必懂的40條基本規(guī)矩》中,第一條這樣寫道,不論你住得多么遠,每天早上最少提前10分鐘到辦公室,如果是統(tǒng)一班車,也應提前5分鐘趕到候車點。上班不遲到,少請假。
“別說按時上下班了,我的實習生能跟我請假都難得。”在廣告公司做銷售的徐超苦笑道。徐超的實習生剛來的前三天非常積極,每天早早地到單位。“后來就越來越晚,來了也不跟我打招呼,下班也不說一聲。”更奇葩的是,有一個實習生連續(xù)三天都沒來單位,電話也不接。“第四天來的時候跟我說自己手機壞了,我當場打了一下,鈴聲立馬響了。”徐超回憶起自己當實習生的時候,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幫老師收拾好桌子,打掃完衛(wèi)生,下班也是等大家都走了才回家。“實習是來為將來工作做準備的。如果不是真心想學東西,何必浪費大家的時間呢?”
領導型 萬事TA說了算
不過,相比要求高和不守規(guī)矩的實習生而言,最讓職場老人們頭痛的,可能就是明明沒有能力,還自以為是的小朋友了。張嘉瑞是濱江一家IT公司的職員,“領導讓我?guī)實習生,結果人家來了一個星期就把全部門都得罪光了。”讓張嘉瑞頭疼不已。“你讓他干點啥,他滿眼看不上,說起話來沒大沒小,一副不屑的樣子,覺得這點事憑什么勞我大駕?可真交給他,他又干不來,磨蹭三五天,交上來的工作能活活把人鼻子氣歪了,自己還得重干一遍。”
●專家觀點
實習生到底該怎么定位?明日控股集團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余群建覺得,實習是為以后的入職做鋪墊,可能你所學的專業(yè)并不是你真正適合的,在這個實習的過程中你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是否真的合適。如若不合適便及時與有見識、有見解的前輩溝通,他們或許可以給你指引新的從業(yè)方向。
象牙塔的大學生活和社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無論在校期間多么輝煌,那都過去了。職場是一個你新接觸的領域,在這里,你是一個新手,因此,無論看似多么簡單的事情,也一定要以“謙虛”、“認真”的心態(tài)去接觸一番。所以,“擁有謙卑的心態(tài)”是實習生守則第一條。
所以“先做人,再做事”這一職場定論,同樣適用于實習生。不但要跟學前輩學習怎么做,你更要在這個人身上發(fā)現(xiàn)他為人處世的本領。“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看人家是如何與同事溝通、與部門協(xié)調(diào)、與領導搞好關系的。
如果實習一味帶有強烈的動機,直奔職場中展露鋒芒、力壓群雄的主題,那結局往往只有被職場中的老手吐槽。
@我是小二貨呀呀:為什么我遇到的實習生就這么極品?!自己的實驗不做也就算了吧,拿數(shù)據(jù)的時候倒挺理直氣壯的,讓幫點忙記個數(shù)都各種理由,心情真差!難道是我有問題嗎?我開始懷疑自己了。
@宅女小喬:不要得罪任何人。小實習生的奇葩程度可能遠超姐姐們。
@噼里啪啦空空:實習生奇葩事跡三:才工作不到半個月的小姑娘,想要在午休前去趟銀行,然后直接就去吃飯不回辦公室。在辦公室門口對我說:“你去看看×總來沒來,要是來了給他買份盒飯吧。”……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penny57:現(xiàn)在的實習生真是要多奇葩有多奇葩,恨不得一掌……